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们常常使用一些字眼来表达道德、人情、礼仪等价值观。其中,“仚、屳、氽、汆”等字也许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常见,但在古代却是十分常见的代表之一。
仚,读音xian,意思是“族长,尊贵的人”。屳,读音shā,意思是“牛主人,勇士”。氽,读音nǔ,意思是“筛谷秸的器具”。汆,读音cuán,意思是“用水灌洗衣物及一定量的床席的器具”。
这四个字经常放在一起使用,表示一定的群体精神,例如《诗经·小雅·大东》中就有“仲山甫之什,仚疑姒之鼓”(此处的“仚”与“疑”并列,意思是相信它们的领导能够带来好的结果),而《诗经·荡》中则有“氾水汆洛,言采其芝”(此处的“氽”和“汆”都是不可替换的用词,它们是指制作出优质衣物所需要使用的工具)等等。
现代汉语中,这些字虽然不再经常被使用,但是它们却代表了古代人们对于生活中各种方面的看法与态度。人们可以从这些字中看到古代文化的发展与轨迹,进一步感受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许还可以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