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的人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所进步,在学业上取得一些好成绩。然而,实际情况并非总如人意。更不乏有的时候,在知道孩子犯了错、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的情况下,父母还会有着玩儿味儿的想法:有意地“炫耀”自己的专业或技能,引导孩子在接触、关注中领悟。这就是所谓的“故意让儿子看自己哪个”了。
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做到好却又不易:首先要有真正的专业知识或者个人能力;其次,还要有一定的“操作心理学”,能够让孩子乐于接触的同时,不至于让其疲惫怠倦,或者让其落入“听而不闻、看而不见”的泥淖中——这意味着运作过程中要谨承“可操作、可接受、可导消、可激发”的原则。
当然,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一旦误入歧途,结果可能恰好相反。所以,即便有心为孩子设计更适合其成长的学习环境,也需要切记“越界”、不要过于“突破”,更不能让孩子觉得在“听自己父母课”、听“自己的自白”。否则,整个“教育体验”就失去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