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位于太行山脉北段,从北至南贯穿了河北省丰宁县、承德县、平泉市、围场县、兴隆县、崇礼区及张家口市宣化市等地,断裂带长483公里,平均宽度2.5公里,是全国典型的区域性逆断层带之一。龙门山地震断裂带表现为沿NE向延伸的单条或双条逆断层。许多地震都发生在这个断裂带上,其中1976年唐山大地震就是发生在这个断裂带上。
理解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的结构演化对于地震预测和避免地震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中深度断裂组成及其结构演化机制的研究是该区域断裂构造研究的热点之一。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深度较浅的部分由断层、褶皱等结构构成,而深部则由伸展、剪切断层组成。
据研究,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的构造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前构造、中构造和晚构造。前构造阶段以构造逆冲、压扭折形成的逆冲断层和褶皱为主。中构造阶段以沿北东向发育的分层逆冲断层和控制深部剪切作用的较大规模剪切断层为主。晚构造阶段则以北西向周期性的走滑断层以及伴随其形成的褶皱和逆断层为主。
总的来说,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深部的逆断层、剪切断层等构造特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产物。